13913441761 13770831974
律师团队
>>
  • 镇江律师姜春律师
  • 镇江律师朱律师
  • 镇江律师叶律师
  • 镇江律师章浩律师
业务范围
>> 
提供镇江市区、句容、丹阳、扬中市及周边地区专业法律服务,免费解答法律问题,处理婚姻家庭纠纷、房产纠纷、公司投资、经济合同、知识产权、刑事犯罪辩护等。
律师在线
>> 

擅长领域
>> 
 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立案标准


镇江律师网 www.zj48.net


  1、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八条规定,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够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涉嫌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对组织者、领导者,应予立案追诉。

  2、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组织、领导”的认定

  根据《杨红丽传销案批复》,组织、领导者包括五类:一是传销活动的发起人;二是传销活动的决策人;三是传销活动的策划、指挥、布置、协调人;四是在传销活动中担负重要职责的人;五是在传销活动的实施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具体而言,组织、领导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传销活动人数在三十人以上;二是层级在三级以上。

  (1)“传销活动人数在三十人以上”的理解

  有观点认为,应作宽泛的理解,只要该传销组织的涉案人员总数达到三十人以上,层级符合的就可以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理由是有些传销活动人员的直接和间接下线人数不满三十人,但社会危害性很大;在侦查过程中也不容易理清传销人员之间的层级关系,要清楚地认定行为人发展下线人数达三十人以上在证据上有难度。因此,将此理解为传销组织的涉案总人数达到三十人以上有利于打击传销犯罪。我们认为,这种观点不可取,“传销活动人数在三十人以上”应当以公诉机关指控的该被告人作为参照,理解为其本人组织、领导的直接和间接下线达三十人以上。理由是:

  首先,从该批复的逻辑上看,“传销活动人数在三十人以上”的主体是“组织、领导”者,也即被指控涉嫌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行为人,应理解为该行为人直接和间接发展的下线达三十人以上。

  其次,从立法本意来看,本罪打击的是传销活动的组织、领导者,其社会危害性的大小和发展下线的人数直接相关。如果以整个传销组织的人数达三十人以上来认定,打击面过大,且对那些层级较高而发展下线人数少的行为人不公平,违背罪刑相适应的原则。“例如甲仅发展了一个下线乙,但是乙非常能干,发展了几十个下线,如果把这些责任都归咎于甲就显然不合理。”

  最后,从司法实践来看,组织、领导传销人员发展下线的人数不满三十人的社会危害性毕竟相对较小。当发起人、决策人刚刚发起设立传销组织没有大规模发展下线,或者发展下线人数较少,此时可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预备犯进行处理。此外,调取证据困难不应成为认定是否构成犯罪的条件,对此只能寄希望于科学的侦查手段和更高的侦查水平。

  (2)“层级在三级以上”的理解

  “层级在三级以上”,怎样理解?有以下观点:第一种观点,以最先实施传销活动的人为参照,按传销活动的个人为标准,排在前三层级的人为“层级在三级以上”。例如A发展了B,B又发展了C,C又发展了D。此时,以A为参照,A、B、C均排在前三级,属于“层级在三级以上”。

  第二种观点,以最先实施传销活动的人为参照,按实施传销活动人员所起的作用及地位划分成数个层级类别,行为人所在的类别在整个传销网络体系前三个层级为“层级在三级以上”。例如A发展了B,B又发展了C,C又发展了D,D又发展了E,E又发展了F。根据各行为人实施传销的作用和地位,A和B作用相当,划分为第一类;C和D作用相当,划分为第二类;E和F作用相当,划分为第三类。此时,以第一类为参照,A、B所在的第一层级,C、D所在的第二层级,以及E、F所在的第三层级均在前三个层级,均可构成本罪。

  第三种观点,以最后实施传销活动的人为参照,按实施传销活动的个人为标准,排在三个层级以上的人为“层级在三级以上”。例如A发展了B,B又发展了C,C又发展了D,D又发展了E。此时,以最底层的E为标准,A、B、C属于在E的三级以上,可以构成本罪。

  第四种观点,以最后实施传销活动的人为参照,按实施传销活动的所起的作用及地位划分成数个层级类别,行为人所在的类别在整个传销网络体系从最后一个类别算起在三个类别以上的为“层级在三级以上”。例如,A和B划分为第一类,C和D划分为第二类,E和F划分为第三类,此时,以最底层的第三类为参照,只有A、B所在的第一类属于层级在三级以上,构成本罪。

  从上述观点,我们可以看出,理解“层级在三级以上”有两个参照系,一个是实施传销活动的层级顺序,是以最顶层为计算标准还是以最底层为标准;另一个是实施传销活动的组织形态,是以实施者个人为标准还是以作用相当的实施者组成的类别为标准。我们认为,应当采纳第四种观点。即对于实施传销活动的层级顺序,应以最后实施传销活动的人为参照,按实施传销活动的所起的作用及地位划分成数个层级类别,行为人所在的类别在整个传销网络体系从最后一个类别算起在三个类别以上的为“层级在三级以上”。理由是:

  首先,从文本意义来看,“上”本身是相对“下”来说的,“三级以上”理应理解为从传销活动的下层开始算起。“层级”也往往指一个类别,如果单指个人,也就谈不上“层”,故应理解为作用相当的行为人组成的类别。

  其次,从立法意图来看,传销活动之所以单独入罪,就是要有针对性地加大对传销的打击力度。如果将“三级以上”理解为最先从事传销活动的人员开始往下计算,那么“三级以上”的人员基本上是传销活动的发起人、决策人,则对于传销活动的策划、指挥、布置、协调以及起到关键作用的其他组织、领导人员不能追诉范围过窄。而这些传销活动的关键人员正是本罪打击的对象,显然说不通。将实施传销活动的个人作为参照,直接或间接发展了三个下线就达到“三级以上”,则将绝大部分传销的普通实施者纳入了本罪打击范围,其中大多数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小。这显然和本罪打击传销活动的组织、领导者的立法意图相悖。

  再次,从当前传销犯罪实际情况来看,以往的中国本土传销组织一般呈现为“五级三阶制”,即E级会员、D级推广员、C级培训员、B级代理员、A级代理商或者E级业务员、D级主管、C级主任、B级经理、A级老总。有大量相关报道,如《传销集团主任级“领导”受审和同伴忽悠90多人》,载《法制晚报》2010年6月9日;《传销组织等级严密分五级三阶》,载《新周刊》2009年6月16日。“三级以上”无论从最底层开始计算还是从最高层开始计算,C级以上人员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而当前的传销组织日趋严密、庞大,层级往往不止五级。如杨红丽一案、亿霖木业一案传销组织均超过五级。 “亿霖木业”传销组织:老总——分公司负责人——销售部长——销售经理——销售主管——销售代表——购林者。从传销组织的底层往上计算来确定“三级以上”人员进而追究刑事责任,是当前打击传销犯罪的需要。

  最后,从司法审判实践情况来看,从传销组织底层向上达到三级的行为人普遍下线人数众多,往上联系传销活动的骨干,往下联系传销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对整个传销活动的发展壮大起着关键性作用,社会危害性大。且传销活动秘密性强,形成组织后,其活动主体往往是中下层,而传销组织的终端很多并不在本地,有的还在外省市。案件侦破后,也往往抓获传销组织的中下层组织者,很难抓获塔尖的发起人和关键性骨干分子,传销组织的上层情况不容易掌握,致使从上往下的传销层级无法确定。因此,应当以传销组织底层算起,以传销网络体系排在三个层级以上类别的行为人确定为“层级在三级以上”,以保证司法适用的正常进行。

  3、传销层级的划定

  在实践中,传销网络往往十分复杂,上下线关系混乱,层级关系并不明显。因此,“层级”的划定就显得非常重要。是否越早加入传销组织的,其层级越高?是否下线人数越多,层级越高?是否上线一定比下线的层级高?答案均是否定的。层级的划定必须着眼于整个传销网络体系,根据行为人在传销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成相应的类别,再将这些类别确定为相应的层级。也即,传销犯罪的层级并不是简单地和上下线关系一一对应,较晚加入传销组织,但其加入后大力发展下线,“表现突出”,其在传销体系中的层级往往比“表现一般”的上线还要高。且传销层级考量的是行为人在传销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不仅仅是其发展下线人数的多少和加入传销组织时间的先后。

  例如,在杨红丽等38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非法经营罪一案中,杨红丽利用销售久久元生液的形式,策划、组织、领导刘继平等人在北京市怀柔、延庆、顺义、昌平、平谷、密云、丰台等地及河北、辽宁等省部分地区建立传销网络、发展传销人员,传销网络共发展传销人员三千余人,传销总额一千三百余万元,如下图所示。从整个传销体系上下层关系来看,被告人杨红丽无疑是本案传销活动的发起人,理应属于第一个层级;被告人刘继平、关秀琴对传销网络的膨胀起着关键作用,是传销活动的策划者和决策人之一,当属第二个层级;被告人赵玉红、李春艳、哈立军等在北京市怀柔、延庆、密云、顺义等相关区域建立了久久元生液专卖店和报单中心,成立了货物流转、资金往来的枢纽进行传销活动,属于第三个层级;被告人齐秀玲、彭兴琴、孙淑清、张亚伶等人加入传销组织后,积极宣传并发展下线,下线人数均达百余人,是传销活动在其所在区域的骨干分子,属于第四个层级;被告人詹玉荣、赵秀平、赵秋凤等人系其所在区域的一般性组织者,发展下线数十人,属于第五个层级;其后还有传销活动的积极参加者和普通参加者两个层级。从中我们可以出,传销活动层级与上线关系并不是严格对应的,而是根据行为人的作用及地位所在的类别进行划定。如被告人赵玉红是被告人齐秀玲发展的间接下线,但赵玉红加入传销组织后成立了专卖店和报单中心,迅速成为北京市怀柔区传销活动的领导人,其所在层级反而排在被告人齐秀玲前面。孙淑英虽然发展的下线人数众多,但其发展的直接下线不多,在传销网络中的作用一般,传销层级比其下线哈立军等人还低。组织、领导不仅指传销组织的顶尖枢纽,还包括分支层面的组织者。因此,传销活动层级不能只考量传销活动的某一个支系,而是应当依据各个支系中作用和地位相当的人组成的类别进行划定。

  4、组织、领导的人数认定

  “人数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标准的不足

  《杨红丽传销案批复》首次确立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认定的量化标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2010年6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经济犯罪审判中参照适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通知》,对相关罪名的司法适用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规定,而其中关于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追诉立案标准和该批复完全相同,即“人数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2010年5月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78条规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涉嫌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对组织者、领导者,应予立案追诉”,“传销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是指在传销活动中起组织、领导作用的发起人、决策人、操纵人,以及在传销活动中担负策划、指挥、布置、协调等重要职责,或者在传销活动实施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员。”这一标准是否恰当?有观点认为,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打击传销的组织、领导者,除打击传销网头(A、B级)外,传销C级(主任,家长,寝室长)不能构成本罪。也有学者认为,为了将传销控制在萌芽阶段,只要发展下线3人就应当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追究刑事责任。我们认为以人数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来认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较为适宜。因为本罪处罚的是传销活动组织、领导者,人数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传销人员基本上是传销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协调者或者传销骨干分子,层级、人数定得太高不利于有效打击传销犯罪,定得太低打击面过大,会将单纯的受害者纳入进来。

  该标准以传销活动人数和层级进行量化,便于操作,为司法实践提供了方便。但同时,该标准规定不够详细,且宽严灵活性不够。根据批复内容,传销活动人数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人员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但司法实践面临的情况多种多样,严格按照这一标准容易造成宽严失当。第一种情形,传销人数和传销层级都达不到上述条件,发起人A向B、C、D等二十余人传销,B、C、D等第二层级的人被抓获时也没有再往下发展下线,A传销的数额特别巨大,给社会造成恶劣影响。此时,根据批复的规定,对于发起人A人不能追究刑事责任。第二情形,传销人数和传销层级只有一项能达到批复的条件,如A依次发展了B、C、D、E、F、G。F的层级不达三级,但其所在的那条线人数众多,其直接和间接下线人数满三十人。此时,根据批复,F不构成本罪。E在第三层级,发展下线三十多人,构成本罪。和F相比,显然F的罪恶大,罪刑不相适应。第三种情形,传销活动网络体系的前几级是单线发展,如A、B、C、D依次往下发展,负责传销活动的策划,但传销网络体系却是从E以下的层级开始膨胀的,且发展下线达数千人,传销数额特别巨大,社会影响恶劣。此时,根据批复的规定,A、B、C、D、E等无疑都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但B、C、D三人均单线发展,对其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显得过于严厉。第四种情形,传销活动人员发展下线的能力不同,有的直接发展下线人数极少甚至只有一个,因其发展的下线能力很强,间接下线人数众多,意外地抬高了其在传销组织中的层级,对其定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也显严厉。


·诈骗罪的法律规定及加重情节
      《刑法》第二百一十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


·盗窃罪的定义及构成要件
      一、盗窃罪的定义 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之附着物,可与不动产分离的,例如,田地上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建筑物上之门窗等,也可以成为本罪的对象。另外,能源...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辩护词
      一、辩护词之无罪辩护 辩护人认为本案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被告人不构成犯罪,指控其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并认定情节严重不能成立。 1、某市的公安机关对本案没有管辖权,被告人架设网站未在某市进行,其服务器、提供网络服务商均非在某市。七被告人相互之间没有关联,没有证据证明被告人的网站通过3q联盟其他六被告网...


·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
      一、刑法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罪名解读——过失致人重伤罪,是指过失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行为。本罪是过失犯罪,行为人对于伤害他人的结果不是持希望或者放任的态度,而是由于疏忽大意或轻信能够避免而致使他人发生重伤的结果。其中疏忽大意的过失重伤他人,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他人重伤的结果,由于疏忽...


·破坏生产经营罪的辩护词
      1、破坏生产经营罪的辩护词 辩护人认为: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犯破坏生产经营罪,证据不足,张某某不是出于报复、泄私愤或者个人目的,张某某的行为不符合破坏生产经营罪的构成要件。 现有证据显示,这起案件的起因是某某县政府、刘店镇政府挪用征地补偿款,而导致征地补偿款不能及时足额到位、豫龙公司不应当使用被告人所在村组的土地,违规发放部分补偿款给村民,损害了其他村民合法权益、村民对自己未...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立案标准
      一、立案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八十四条 [传播淫秽物品案(刑法第三百六十四条第一款)]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音像、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向他人传播三百至六百人次以上的; (二)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 不以牟利为目的,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传播淫秽电子信息,涉嫌下列...


·故意伤害罪的赔偿标准
      一、故意伤害罪的赔偿明细 基本赔偿项目包括: 1、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 2、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


·盗窃罪的案例分析
      一、盗窃罪案例分析之择一重罪处罚 1、案情介绍:被告人王某、刘某以牟利为目的,在某市非法制作、贩卖、安装盗版有线电视机顶盒,在三个月的时间内,他们在该市安装机顶盒六十余台,获利五万余元。被告人王某先购买正版电视机顶盒硬件,虚构自己做水产生意从而借钱后会获得高额利息的事实,使被害人宋某产生错误认识然后将从互联网上下载的软件程序复制到其购买的机顶盒芯片中。组装完成盗版的有线电视机...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的定义及构成要件
      1、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收益罪的定义及构成要件 (1)客体 本罪名在《刑法》分则中处于第六章第二节妨害司法罪中,因此,从一般客体来说,其犯罪客体为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的具体客体,有人认为是“司法机关追索财物的正常活动”,也有人认为是“司法机关查明犯罪证明犯罪的活动”。我认为这两者均不能涵盖本罪的全部具体客体。一方面,犯罪所得及犯罪所得收益是案件的重要物证,能够证明案...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定义及构成要件
      一、定义 传播淫秽物品罪(刑法第364条第1款),是指不以牟利为目的,在社会上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录像带、录音带、图片或者其他淫秽物品,情节严重的行为。 二、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淫秽物品的管理秩序。在社会上传播淫秽物品对于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会造成危害,也极易诱发违法犯罪活动。依法打击在社会上传播淫秽物品的犯罪行为,对于维护社会治安,...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量刑标准
      1、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量刑标准 (1)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首 页 | 律师简介 | 服务领域 | 法律顾问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1999-2022 镇江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律师热线:13913441761 13770831974